华图2017山东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专用教材:一本通(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升级版) 下载 pdf 2025 网盘 epub 在线 mobi 免费

华图2017山东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专用教材:一本通(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升级版)精美图片
》华图2017山东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专用教材:一本通(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升级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华图2017山东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专用教材:一本通(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升级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513233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30.2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8 21:25:11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针对山东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选聘考试。在认真研读山东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录用考试*招考大纲和历年考情考点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历年考试真题,总结命题规律,有针对性地编写本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战意义”。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篇《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涵盖了考试中的五大部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申论》提供了考试中涉及的几大题型——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公文写作题、作文写作题——的实战绝技。整本书内容翔实、知识全面,设计科学、实用性强,体系严谨,逻辑清晰,能帮助考生在短时间内树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迅速提高应试技巧。


书籍目录:

上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模块一常识判断

章政治3

 节马克思主义哲学3

 第二节思想15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21

 第四节时事政治热点24

第二章经济32

 节微观经济32

 第二节宏观经济33

 第三节国际经济39

第三章法律44

 节宪法44

 第二节行政法52

 第三节刑法59

 第四节民法65

 第五节诉讼法73

第四章历史文化79

 节中国文化79

 第二节中国历史89

 第三节世界文化93

 第四节世界历史96

第五章科技100

 节中国科技成就100

 第二节科技与生活105

 第三节高新科技简介112

第六章国情省况116

 节中国地理及国情116

 第二节山东省基本情况120

第七章农业农村知识127

 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27

 第二节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现代农业128

 第三节农村土地管理135

 第四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140

 第五节农业农村工作政策文件144

模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章选词填空151

 节实词辨析151

 第二节虚词辨析154

 第三节成语辨析156

第二章语句表达159

 节语句排序159

 第二节语句衔接161

 第三节结语推断162

 第四节病句辨析162

 第五节歧义句辨析165

 第六节修辞手法辨析166

第三章阅读理解168

 节主旨概括168

 第二节态度观点171

 第三节意图推断173

 第四节细节判断175

 第五节词句理解177

 第六节代词指代178

 第七节标题填入179

模块三数量关系

章数字推理181

 节递推数列181

 第二节分组数列182

 第三节幂次数列183

 第四节多级数列184

 第五节分数数列185

 第六节图形数字推理186

第二章数学运算188

 节四则运算188

 第二节方程问题189

 第三节行程问题190

 第四节比例问题192

 第五节几何问题194

 第六节计数问题196

 第七节初等数学问题198

 第八节边端问题199

 第九节其他问题200

模块四判断推理

章图形推理203

 节数量规律204

 第二节位置规律208

 第三节样式规律209

 第四节立体折叠和拆分重组213

第二章定义判断215

第三章类比推理217

第四章逻辑判断220

 节直言命题及其推理220

 第二节复合命题及其推理223

 第三节模态命题及其推理227

 第四节三段论229

 第五节归纳论证232

模块五资料分析

章常用统计术语详解238

第二章快速计算实用技巧243

 节阅读技巧243

 第二节计算技巧251

 第三节实用技巧260

下篇申论

模块一申论考情及作答法则

章宏观把握山东选调生申论考试269

第二章重视阅读理解能力273

 节读什么——明确目的273

 第二节怎么读——阅读形式介绍275

第三章熟知申论答题步骤280

 节确定主题280

 第二节详细审题283

 第三节加工答案286

模块二实战绝技——一分都不能少

章归纳概括题291

 节归纳概括题概述291

 第二节单一式概括题298

 第三节综合式概括题301

第二章综合分析题311

 节综合分析题概述311

 第二节观点分析题314

 第三节影响分析题320

 第四节原因分析题323

 第五节社会现象、社会事件分析题325

 第六节对比分析题327

 第七节词句、概念解释题331

第三章提出对策题336

 节提出对策题概述336

 第二节常规型对策题342

 第三节案例启示型对策题346

第四章公文类写作题350

 节公文类写作题概述350

 第二节法定公文351

 第三节事务文书358

第五章写作高分进阶技法377

 节拟定文章鲜明标题377

 第二节熟悉文章开篇手法和结尾风格381

 第三节诠释文章谋篇布局383


作者介绍:

华图教育:

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数千人的综合性教育企业,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的合作单位。参与该书编写的作者均系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专家,有多年的公务员教学经验,长期从事公务员考试教学与研究工作,均担任华图公务员考前培训辅导教材与预测试卷主编,主持编写国版及各省市公务员辅导教材、公务员考试预测试卷等。对全国乃至各省市的省情、考试特点、重点、方向等有深刻了解,对考试有精准的把握,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备受广大学员推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上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模块一常识判断

章政治

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形态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又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的方面,是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属于本体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是性的,都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坚持意识是性的,都是唯心主义。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这两大派别,独立于两派之外的第三种哲学是不存在的。

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式,即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论认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客观唯心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的问题,是认识论问题。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哲学上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就是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者和一些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但也有少数的哲学家,如休谟和康德,否认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是不可知论。

二、唯物论

(一)物质的概念

1.物质概念历史的历史发展

对“物质”的理解,唯物主义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大体说来,分三个发展阶段: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

(1)古代的朴素唯物论

这种物质观坚持用物质原因来解释物质世界。这种物质观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物质形态,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因而它不能概括所有物质的共同本质,也无法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所以,他们对物质的认识,只能是朴素的、直观的、缺乏科学论证的猜测。

(2)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以一定的自然科学材料为根据,克服了自发的猜测的性质,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这种物质观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机械性,把物质世界都看做是机械运动;第二,形而上学性,认为原子是不变的,原子是物质的终层次。第三,不彻底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对物质观作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从而说明“物质”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列宁在批判“原子非物质化”“物质消失了”的错误观点时,给“物质”下了科学的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二)物质、运动、静止

作为哲学范畴的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机械运动中特定物体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静止是相对的,但并非单纯消极保守的,它也有积极的意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相对静止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运动,静中有动;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在于:它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跟上发展着的客观实际,防止思想僵化和行动保守,对事物的静态分析必须与动态考察相结合;在实践中把变革和稳定结合起来,既要勇于变革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又要注意稳定局面以巩固变革的成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意识的本质

  首先,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自然界物质产生出意识不是突然的,而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环节:从无生命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同时,意识不是纯粹生物进化的结果,而是同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是社会的产物。劳动是促使猿向人转化、猿脑向人脑转化、动物心理向人类意识转化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从内容上看,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再次, 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1)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

  (2)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

  (3)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此外,意识还能控制人体的生理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四)世界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的基石,同时也为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了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三、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一)联系的概念和性质

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的联系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事物的联系是极其复杂而多样的。按照联系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

  (1)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

  (2)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3)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二)发展的实质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三)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2)它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实质;(3)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认识的实质;(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人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形而上学割裂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有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这种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观点往往造成思想上的化和片面性。

(四)内因与外因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既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或者说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有其作用。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1)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2)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3)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引起事物的量变;(2)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科学都是研究事物矛盾的,科学每前进一步都是以揭露和认识新矛盾为内容的。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在:

  (1)每个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运动形式各有其自身特殊的矛盾。

  (2)在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各自的特殊矛盾。

  (3)各种矛盾及矛盾诸方面在矛盾总体中各具有不同的特性,表现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

  (4)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是: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它们的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全面地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仅是理解和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六)事物的矛盾性

  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这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也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非主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比较容易解决;非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非主要矛盾处理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

     不论主要矛盾或者非主要矛盾,其对立的双方中总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此相应的便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一般说来,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非主要方面对矛盾总体的变化、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也会互相转化。

     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不要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主次。

(七)质、量、度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事物的质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是不可分离的,但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不影响事物的存在。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八)量变和质变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或基本形态,它们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是:一方面,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而且可以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量变和质变还是互相渗透的。一方面,量变中渗透质变,这是指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部分质变是指在总的量变过程中,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但事物的非根本性质或局部性质发生变化,表现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情形。另一方面,质变中渗透量变,这是指质变过程中包含着新质在量上的扩张。质变中的量变已不是单纯的量变,它每一步都体现了新质因素的产生。

(九)否定之否定规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辩证的否定是决定性的环节。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它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它破坏现存事物使之转化为其他事物。

肯定和否定不仅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其统一在于:首先,它们互相依赖。一方面,没有离开否定的肯定,一个事物肯定自己是这个事物,也就否定自己是别的事物,所以肯定也就是否定;另一方面,没有离开肯定的否定,否定不是把某个事物化为乌有,而是改变这个事物存在的形态,对这种形态的否定,也就是对与它对立的另一种形态的肯定,所以否定也就是肯定。其次,它们互相渗透。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因为事物要维持自身存在,必须通过运动过程才能实现,而运动即是对自身的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为否定必须通过吸取和依靠现有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才能实现,而这正是对事物的肯定。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否定就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则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所以,辩证的否定不仅是事物内部联系的一个辩证因素,即与肯定因素既对立又统一的因素;也不仅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过程中的一个辩证环节,即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它还是事物发展全过程中的一个辩证阶段,即它使第二次否定也就是否定之否定有可能或将有可能发生,从而成为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主要分歧是:(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前进过程;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上的变更,没有质的飞跃。(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的源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把事物的变化看做是单纯外力推动的结果。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实质,也是其他方面分歧的根源。

四、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认识发生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

  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

  再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从认识的发生可以看出,人的认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而对于有认识能力的人来说,他的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仍然是由实践决定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二)认识的本质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再次,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确定既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行为方式;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后,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首先,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再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四)认识的发展过程

1.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有联系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认为感性认识是靠不住的;经验论则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是否可靠,能否转化为现实,理性认识本身无法回答。这是认识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其次,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再次,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

后,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实践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辩证法的“个别—一般—个别”、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群众路线的“群众—领导—群众”,这三个公式是一致的。          

(五)真理的概念和特征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特征。

  真理的性或真理有两层含义:

  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的。

  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质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的。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一定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

  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之中有相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真理。所以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真理。

  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五、唯物主义历史观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二)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动力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它与自然规律一样,有其客观性。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它是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其物质内容,它是革命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时,对生产力的发展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自始至终地存在着矛盾,不适合时有矛盾,基本适合时也有矛盾,只是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川流不息,万古常新。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社会五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把它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即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①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

  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产生的,它根源于经济基础,但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力量,它又超越于经济基础。也就是说,上层建筑既具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使上层建筑不会完全地、地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它们之间总会有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讲解精准巧  做题触类旁通

重点全覆盖  备考事半功倍


前言

    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同时作为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优秀高校毕业生下基层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将为基层的建设发展提供一支优秀的人才支持队伍,也将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选拔培养链。同时,大学生到村任职也是实现自身价值、施展自身能力的良好机遇和通向未来的一条前途光明的大路。  

    近年来,中共中央组织部更加注重对选聘方式的完善,更加注重对人选“到基层适应度”的预判,更加注重对大学生“村官”队伍结构的改善;既注重激励保障,又强化竞争择优,传递出中央从源头入手,提高大学生“村官”队伍整体素质的明确信息。因此,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的难度将加大,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更高。作为考生,应在明确考查范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准备一些质量较高的辅导材料,为复习备考做好充分准备。在漫长而艰苦的备考过程中,一套适合自己的辅导材料是帮助自己从千万考生中脱颖而出的有力的帮手。  

    为使广大考生及时了解、准确的考试信息,做好充分的备考工作,华图教育秉承“诚信为根,质量为本”的理念,汇集名师与专家精心编写了这本教材,作为献给考生的一份厚礼!本教材着眼于山东省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的实际情况,高屋建瓴,有的放矢,关注热点、难点,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内容翔实,知识全面。本书实行上、下两篇讲解,即上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篇《申论》。每篇内容讲解深入浅出,易于掌握,夯实基础,全面提  升综合能力和素质。  

    第二,设计科学、实用性强。本书以科学、实用为理念,在体例、版式、栏目的设计上,力图做到科学实用;在内容讲解上,尽量避免使用繁冗拖沓的语言,力图使考生在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应试技巧。

    第三,总结规律,适时突破。本书总结了各类考点的命题规律,对试题考点和解题技巧  进行了全面解读;讲解详细,逻辑清晰,侧重对考生能力的训练。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每位考生都可以不断突破自我,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好评(459+)
  • 博大精深(653+)
  • 五星好评(540+)
  • 中评多(596+)
  • txt(531+)
  • 好评多(276+)
  • mobi(117+)
  • 无广告(79+)
  • 排版满分(394+)

下载评价

  • 网友 沈***松: ( 2025-01-04 09:24:55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相***儿: ( 2025-01-09 21:08:29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戈***玉: ( 2025-01-11 12:08:55 )

    特别棒

  • 网友 国***舒: ( 2024-12-27 19:46:06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曾***玉: ( 2025-01-03 18:12:10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利***巧: ( 2024-12-29 21:28:05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汪***豪: ( 2024-12-21 08:39:53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居***南: ( 2024-12-27 08:33:2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仰***兰: ( 2025-01-11 02:47:55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车***波: ( 2025-01-17 13:37:20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随机推荐